1.概述
1.1应用场景
AI智能体是奥威AI助手升级后新增的模块,将AI助手返回结果的完整流程可视化出来,使过程更加可控,该模块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多智能化的场景,对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客户来说,自由度和场景上限也有很大的提升。
2.基本说明
2.1智能体入口
AI智能体有两个入口,一是系统左侧导航栏,二是从AI助手界面跳转至AI智能体。
2.2智能体界面说明
左侧是智能体的目录,右侧为智能体的编辑窗口
2.2.1目录
【新增】对智能体和文件夹进行新建;
【导入智能体】:能够将其他BI环境导出的智能体导入到当前环境;
【下载智能体】:从云端下载奥威提前预置好的智能体流程,首次进入AI助手时会自动下载智能体。
以下是BI中已经预设了几套完整AI问答的流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鼠标悬浮在智能体标题上方,会出现该智能体的详细信息
①圆点颜色代表智能体状态,分别有以下几种状态
;
②将该智能体复制到当前目录下;
③修改智能体密码;
④导出智能体为文本文档,可导入到其他环境的BI中复用;
⑤编辑智能体的以下基本信息;
【工具可见】开启后,则该流程为工具类型,在工具节点里面可以智能匹配或者被选择;
【已审核】已审核状态的智能体,才能在AI助手中选择到;
【默认】开启默认状态,则AI助手中默认使用该智能体进行问答;
【可见】私有时仅自己可见,共享状态时其他用户可浏览或编辑;
⑥删除智能体;
2.2.2智能体编辑窗口
这是一个系统预置好的智能体流程,由非常多不同类型的节点串联组成,该章节主要为各类型节点的说明。
2.2.2.1节点说明
【开始】
新增智能体后,进入编辑窗口,默认会包含一个开始节点。开始节点不可以删除。
点击编辑窗口下方蓝色按钮,可新增更多类型节点
【大模型】
大模型节点可调用AI大模型,根据输入参数和提示词生成回复。
大模型节点中需要配置:
大模型:提供以下大模型进行选择。
输入:可以引用前序节点的参数,作为输入。此处的输入可以插入提示词中,作为变量。
提示词:编写大模型的提示词,使大模型实现对应功能。通过插入花括号的方式,如 {{input}} ,可以引用对应的参数值。此处也可以在输出定义参数,并在提示词中引用,如 {{output1}},指定大模型将对应信息按照参数的格式输出。
输出:通过参数输出大模型的结果。设置多个输出参数时,系统会自动解析模型输出转为设置的参数,为了保证效果较好,需要在提示词中指定每个参数的输出内容,并在配置中准确填写参数描述。
【组件】
组件节点可以引用已创建的智能体流程并输入其开始节点输入的参数值
【工具】
“工具”节点可以为智能体流程提供强大的能力支持,比如订阅推送、报表另存等等。
你可以制作一个功能型的流程,它通常只实现某种单一场景,并将其发布为工具。
然后在“工具”节点中,能够根据提示词和参数调用任意【工具流程】
“工具”节点可以连接其它节点,通过变量处理和传递数据。
需配置的内容:基本信息,大模型,工具参数
【API】
API节点是基础节点类型之一,使用多个api节点通过接口即可完成BI中的一些完整动作。比如菜单发布,报表订阅等;也可以请求外部的api地址。
添加API节点,手动配置API基本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地址、请求参数和响应参数。您可以只填写必需的请求参数和响应参数。比如在返回参数配置中,若需输出返回数据中某个对象的完整内容,仅需设置最顶层参数信息并选择适当的参数类型。
配置完成请求参数和响应参数后,点击【测试】,进行接口请求,下方将展示对应接口的原始API返回信息,和按照响应参数配置获得的参数返回信息,您可以检查返回信息是否符合预期。
【知识库】
知识库节点支持根据输入的query,在选定的知识库中检索相关片段并召回,返回切片列表。
目前知识库包含BI数据源中的指标结构、视图表关系、所有视图表和指标、视图表结构、数据及查询、报表元数据信息。
你可以在知识库节点中添加想要使用的知识库进行检索,支持选择多个知识库。
选择知识库后,会自动带出输入输出的相关参数,无需另外自定义。
【控件】
更新中
【报表】
更新中
【数据集】
更新中
【记忆变量】
记忆变量节点分为“写入”“读取”两种模式。同一个会话中,可以通过此节点“写入”模式将需要存储的内容赋值到变量中,在后续的节点中通过记忆变量“读取”模式获取变量值应用。
记忆变量节点的使用:
记忆变量写入:
用户在应用中创建记忆变量后,选择记忆变量写入,可以在工作流节点写入记忆变量。
写入时,填写的变量名需要与应用中的记忆变量名相匹配。
记忆变量读取:
在流程中创建写入记忆变量后,选择记忆变量读取,可以在节点读取记忆变量值进行输出。
读取时,填写的变量名需要与应用中的记忆变量名相匹配。读取调试成功后,会话中写入的记忆变量值可在工作流记忆变量节点读取并输出。
【分支器】
分支器节点用于设计工作流内的分支流程,可以连接多个下游节点。当向该节点输入参数时,节点会从上到下依次判断是否符合条件,若设定条件成立则运行对应的条件分支,若均不成立则运行“否则”分支。在每个分支条件中,支持选择判断关系(且/或),以及同时添加多个条件。
复杂条件可以通过将多分支连接到同一个下游节点实现。
【变量聚合】
将多路分支的变量聚合为一个变量,以实现下游节点统一配置。
变量聚合节点是流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负责整合不同分支的输出结果,确保无论哪个分支被执行,其结果都能通过一个统一的变量来引用和访问。这在多分支的情况下非常有用,可将不同分支下相同作用的变量映射为一个输出变量,避免下游节点重复定义。
场景:
通过变量聚合,可以将诸如问题分类或条件分支等多路输出聚合为单路,供流程下游的节点使用和操作,简化了数据流的管理。
添加变量聚合,可以将两个知识检索节点的输出聚合为一个变量。
【代码】
在代码节点中,可通过编写代码实现自定义的处理功能。添加代码节点到窗口,可在编辑器内看到默认的示例代码。
代码:
使用输入参数中的变量,构建函数功能。需要通过 return 一个对象来输出结果。可参考示例代码编写一个函数。点击"运行"自动生成输出参数
3. 预置智能体
首次进入AI助手界面,会自动下载BI中预置的智能体,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
3.1智能体
包括三种应用场景的智能体流程,鼠标悬浮标题上方可以看见基本信息,AI助手默认使用【智能体全】
【智能体EXCEL】适合无须工具调用,且数据视图较少的场景,主要用于EXCEL数据源。
【智能体全】主智能体,也是默认智能体,场景最全。
【智能体无工具】适合无须工具调用,但数据视图较多的场景。
可在AI助手会话窗口进行切换,仅能选到已审核的智能体。
3.2工具
目前主要预置了以上几个工具流程,工具流程主要是应用于调用,通过“工具”节点,串联在智能体中,当对话中出现对应的关键字时,则会触发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方在我们与AI助手对话时,当下生成的这份报表内容非常符合我的预期,希望可以每天通过邮件接收到这份报告,则可以对AI助手说,“请将这份报告每天早上九点推送给我”,智能体就会调用到【分析报告订阅】的工具,自动在计划调度中创建“AI订阅”。这就是工具的实用之处。
4. 常用场景
4.1智能体更新
更新中